- A+
金明秀名医工作室人才培养活动
医案记录
患者姓名:安静 性别:女 出生日期:1964.03.25
就诊日期: 2019.06.04 初诊、复诊:初诊 发病节气:小满
主诉:四肢多关节疼痛反复发作5年余,加重1周 。
现病史:因四肢多关节疼痛反复发作5年余,加重一周来诊。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近端指关节,掌指关节,腕,肘,踝关节肿痛,于医大一院就诊,查RF:580IU/ml,ACPA>1600个,诊为类风湿关节炎(RA),予甲氨喋呤10mg/周,羟氯喹200mg/日,口服控制病情,疫情未见明显好转,关节逐渐变形,近一周病情加重,来诊。证见肢节肿痛,夜间痛甚,关节变形,晨僵,纳可,寐可,二便正常。
既往史:体健
过敏史:否认。
体格检查:
舌淡暗,苔白腻,脉沉涩。
辅助检查:
RF:580IU/ml,ACPA>1600个
中医诊断:痹证
证候诊断:痰瘀痹阻
西医诊断:类风湿关节炎
治 法:祛痰逐瘀,通络止痛
处 方:
中药汤剂,日一剂水煎服。
桃仁15g、红花15g、赤芍15g、川芎15g、半夏10g、白芥子10g、陈皮15g、白僵蚕15g、香附15g、木瓜15g、豨莶草15g、蜈蚣3条、甘草15g
医案评价:久病久痛均入络,故于祛痰方基础上加桃仁、红花、赤芍、川芎以活血通络,痹证之病机重点在于不通则痛,故予香附,气行,气行则血行,痹证日久,非通风通络之品不足与荡涤瘀血,故予蜈蚣通风通络止痛,并予生甘草解毒。
金明秀教授点评:患者痹证日久,寒湿之邪伤脾,脾失健运,聚湿生痰,久病入络,痰血内生,痰瘀互结,痹阳经络,不通则痛而成痹证,痰瘀为有形之邪,故见皮下结节,故治疗上一祛痰之二陈汤为底方,予半夏、僵蚕、白芥子。
工作室成员 刘岩岩 整理